杭州伊裳服饰有限公司逃税事件电竞桌子多高合适社区科学健身讲座飞翼vs梦想伤病报告
2025年6月24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024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请此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草案二审稿拟明确,国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立即报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相关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同时向上一级部门和国务院部门报告。
草案二审稿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开展应对工作,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
草案二审稿还明确人民政府决定启动应急响应;及时宣布解除应急响应,停止执行依法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和经济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对需要及时救治的伤病人员等群体给予特殊照顾和安排,并确保相关人员获得医疗救治。
推动医疗卫生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化传染病防治和妇幼健康合作。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