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球运动员达蒙皮尔斯视频角度fm2023低级别联赛
时,心里想的估计就是这事儿。你想想,这块地方本来就是俄罗斯的,1954年被赫鲁晓夫随手一划,就给了乌克兰。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普京在电视讲话中又提起这茬。他说得很直白:乌克兰东部那些地方,历史上就是俄罗斯的,是列宁慷慨地送给了乌克兰。
说白了,普京是觉得列宁当年太理想主义了。什么民族自决,什么各共和国平等,听着好听,可现实里就是给国家埋了颗定时炸弹。
苏联解体时,15个加盟共和国一哄而散,俄罗斯一夜之间丢了四分之一的国土。
这种痛,普京这一代人感受得最深。他们眼睁睁看着超级大国土崩瓦解,2500万俄罗斯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外国人。
列宁当时面对的局面,说难听点就是个烂摊子。十月革命胜利了,可全国各地还在打内战。白军、绿军到处捣乱,协约国军队也来插一脚。
斯大林当时就建议,干脆把这些地方都并入俄罗斯,搞一个大一统的苏维埃俄国。这样既保持了统一,又避免了扯皮。
列宁心里想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自决原则来解决问题。既然是无产阶级革命,那就得体现各民族平等。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方案:各共和国自愿、平等地组成联盟,谁都可以自由进出。
1922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条约》正式签署。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四个共和国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他给各共和国开了张退出许可证,还写进了宪法。当时看起来很聪明,既拉拢了各民族,又稳住了政权。
苏联强盛的时候,大家抱团取暖,自然相安无事。可一旦中央权威衰落,经济搞不好了,这张退出许可证立马就成了离婚协议书。
制度僵化是第一个要命的问题。斯大林死后,苏联就像一台生了锈的机器,越转越慢。
这帮老头子脑子里装的还是30年代的东西,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完全跟不上节拍。
经济结构失调更是要命。苏联把大部分资源都砸在了军工上,跟美国搞军备竞赛,结果把自己给拖垮了。
民族矛盾更像是埋在苏联心脏里的定时炸弹。表面上各民族团结友爱,实际上怨气早就积了一肚子。
俄罗斯人觉得自己承担了最多责任,却要补贴其他共和国。其他民族觉得被俄罗斯人压迫,想要更多自主权。
1991年3月的全民公投,76.4%的苏联人投票支持保留联盟。可五个月后,苏联还是没了。
叶利钦这帮人算了笔账:俄罗斯每年上缴给联盟的钱,够养活半个非洲了。如果单干,这些钱不就都留在俄罗斯了吗?
更要命的是,当总统的诱惑太大了。在苏联,叶利钦只是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可独立后就是一国总统,权力和地位天差地别。
车臣闹过两次独立,达吉斯坦、印古什也不太平。普京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收拾车臣,手段比当年的斯大林还狠。
苏联解体那几年,俄罗斯GDP缩水了一半,人均寿命下降了好几岁。这种痛,普京这一代人刻骨铭心。
所以他搞了个垂直权力体系,把地方权力全部收归中央。联邦主体的总统改成州长,还得由总统任命。
1922年的俄国,内忧外患,民族矛盾尖锐。如果强行统一,可能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
斯大林用高压手段压制矛盾,治标不治本。后来的领导人要么因循守旧,要么改革过激,始终没找到平衡点。
列宁当年那招,在那个特定时候确实是最优解。可话说回来,哪有十全十美的制度设计?
你要问我,真正的问题不在列宁,而在后来的人没处理好这个遗产。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本来就是个永恒的平衡题,没有标准答案。
普京现在搞的强势统一,短期内确实稳住了局面。可长远看,过度压制只会积累更多矛盾。